- 经济特点
-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
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,农业、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,其中农业和油气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。1997年印尼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蒙受重创,经济严重衰退,货币大幅贬值。经过10多年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,印尼经济逐步回到发展轨道,个人消费、投资和出口等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。
(一)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
2009年农业占GDP的15.3%。耕地面积5980万公顷(不包括巴布亚省)。农业人口(包括从事林业和渔业人口)约占总人口59%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,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,粮食作物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,主要由小农分散经营。印尼森林面积1.45亿公顷,约占国土总面积74%。印尼海域水产资源丰富,种类繁多。苏门答腊东海岸的巴眼亚比等地附近为著名渔场。
(二)工业及油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
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、纺织、轻工等。工业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。2009年,制造业产值达1480.9万亿印尼盾,同比增长2.1%,占GDP的26.4%。印尼是目前东南亚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。政府公布的石油储量为97亿桶,天然气储量176.6万亿标准立方英尺(TCF)。石油产业是印尼最重要的工业部门,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,因为石油出口的景气,带动了整个印尼经济较快的增长。但石油产业的发展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很大,油价的波动给石油产业带来的冲击是经常性的。
(三)服务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
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.1%,主要有旅游业、金融服务业、通信业等。旅游业是印尼非油气行业中的第二大创汇行业,政府长期以来重视开发旅游景点,兴建饭店,培训人员和简化手续。1997年以来,受亚洲金融危机和恐怖爆炸事件、“非典”等影响,印尼旅游业大受挫折,外国旅客数量锐减。2007年后出现好转,2008年旅游业增长较快,全年到印尼的外国游客达789万人,国内游客达1979万人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印尼成立银行重组机构,进行银行业整改。现有商业银行166家,包括5家国有银行,26家地方银行,83家私营银行和52家外资及合资银行。